热搜词

首页 > 国信咨讯 > 资讯详情

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08-31 阅读量:10954
一、总体要求
(一)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监测预警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群专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包括责任制体系、防御预案、监测预警、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二)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范围涉及县、乡(镇)、村,重点为村。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行政村应按照“十个一”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建立1套责任制体系,编制1个防御预案,至少安装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重点区域适当增加),配置1套预警设备(重点行政村配置1套无线预警广播),制作1个宣传栏,每年组织1次培训、开展1次演练,每个危险区相应确定1处临时避险点、设置1组警示牌,每户发放1张明白卡(含宣传手册)。

二、责任制体系
(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按照防汛抗洪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干部党员包群众的 “包保”责任制体系,并与已有的社区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网格化管理。
(二)在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级行政区,由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成立相应的防汛指挥机构。 (三)县级、乡(镇)级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设立信息监测、调度指挥、人员转移、后勤保障和应急抢险等工作组。 (四)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行政村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落实相关人员负责雨量和水位监测、预警发布、人员转移等工作,汛前要重点核实人员变化情况、通讯联络方式等。 (五)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单位均应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并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三、防御预案
(一)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的要求编制县、乡(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根据区域内相关情况变化及时修订。
(二)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编制,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及时公布,报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备案。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由乡(镇)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及时公布,报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三)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包括基本情况、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宣传演练等内容。
(四)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重点明确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预警信号、危险区范围和人员、转移路线等,附山洪灾害危险区图。

四、监测预警
(一)简易雨量报警器布设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每个乡(镇)、行政村、重点自然村。报警装置须安置在室内,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中的预警指标设定报警值。汛期有雨每天至少观测两次,发生较大降雨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并填写相应观测记录。日常维护应注意定期清理室外承雨器筒内异物,检查翻斗是否翻转灵活,检查通信状态,及时更换电池,测试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二)简易水位站布设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沿河村落,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自动报警功能。建桩的简易水位站,水尺桩应设置为混凝土或石柱型,埋设深度要保证坚固耐用,地上部分长度要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并刷上“警戒水位、危险水位、历史最高水位”等特征水位线和标识。不建桩的简易水位站,选择离河边较近的固定建筑物(如桥墩、堤防)或岩石,用防水耐用油漆刷上特征水位线和标识。
(三)配备简易雨量、水位监测设施的村应同时配备锣(号)、手摇报警器、高频口哨、无线预警广播等发布预警信息的设施设备。
(四)放置于野外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应有防盗、防破坏的标识,如 “防汛设施,严禁偷盗”、“防汛设施,严禁破坏”等警示文字,要求警示文字清晰、简洁。
(五)在简易雨量报警器、无线预警广播等设施设备显著位置张贴操作使用说明卡。操作使用说明卡应说明设备操作流程和方法、各提示信号代表意义、日常维护方法等。
(六)预报有暴雨天气时,县、乡(镇)、村应提前组织做好山洪灾害防御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当监测雨量或水位值达到预警指标时,预警人员要按照设定的预警信号迅速向预警区域发布预警信息,并组织群众做好转移准备或立即转移。人员转移避险后要避免出现威胁未解除前擅自返回情况发生。
(八)汛期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旅游景区和施工工地要采取设立警示牌、发放宣传材料、小区广播等方式,提醒游客和施工人员注意防范山洪,了解转移路线、避险地点,尤其要避免贸然涉水等情况发生。

五、宣传、培训和演练
(一)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应布设宣传栏、宣传挂图、宣传牌、宣传标语等。宣传栏、宣传挂图布设于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公共活动场所;宣传牌、宣传标语布设于交通要道两侧等醒目处。宣传栏应公布当地山洪灾害防御的组织机构、山洪灾害防御示意图、转移路线、临时避险点等内容;宣传牌、宣传标语应用精炼、醒目的文字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宣传挂图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宣传栏、宣传挂图、宣传牌、宣传标语版面应整齐、统一、规范。各类宣传材料都应有醒目的水利、防汛标识。
(二)在山洪灾害危险区醒目位置设立标牌标识,如警示牌、转移路线指示、特征水位标识等。警示牌应标明危险区名称、灾害类型、危险区范围、临时避险点、预警转移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等内容。转移路线指示应标明转移方向、临时避险点名称、责任人、联系电话等。特征水位标识包括历史最高洪水位、某一特定场次洪水位、预警水位等。准备转移、立即转移水位应用不同颜色标注。各类标牌标识应醒目、直观、易见,并考虑满足夜间使用要求。
(三)在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应以户为单位发放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明白卡应包括家庭成员信息及联系电话、转移责任人及联系电话、临时避险点、预警信号等。明白卡版面应当简洁、直观,材料应防雨、防晒、防腐蚀。
(四)在有关培训会议和当地电视台播放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短片。短片应包含山洪灾害基本常识和危害性、监测预警、避险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五)鼓励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丰富多彩的其他宣传方式(如折扇、日历、歌曲、戏曲、语音广播、公益广告等)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六)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积极争取将山洪灾害防御和避险自救纳入课外教材中,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
(七)定期举办山丘区干部群众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山洪灾害基本常识和危害性、避险自救技能等。
(八)定期举办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监测预警设施设备使用操作、监测预警流程、人员转移组织等。
(九)县级每年要组织乡(镇)举办山洪灾害防御综合演练,内容包括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等。 (十)村级山洪灾害演练以应急避险转移为主,包括简易监测预警设备使用、预警信号发送、人员转移等。

原文转载于:中国山洪灾害防治网

热门资讯

换一批
  • 国信华源红色之旅暨2021年会顺利召开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浏阳河九道湾,秀美生态,历史悠久,全球烟花的大都会湖南浏阳市。2021年9月18日国信华源在美丽的南方古镇-湖南浏阳成功召开2021年会,来自北京总部和各区域分公司的国信人相聚浏阳,共商国信华源2021年“新产品、新赛道、新平台、新网云”业务拓展年会,这是一个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总结经验、拓展未来的会议,在互联网+、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快速发展当前,国信华源经过多年技术沉淀研究,年会集中发布展示10大监测预警产品,国信人以“技术标准化、采集云端化、管理集成化、业务智能化”服务水利、国土、应急行业智能化发展。会议在国信华源严建华董事长致辞中拉开帷幕。
    2021-09-30
  • 桃江县县长周登高一行莅临国信华源参观考察 共商智慧水利高质量发展

    桃江县县长周登高一行参观国信华源,探讨桃江水利发展。国信华源展示智慧水利新技术,获桃江县领导认可,将助力桃江水利高质量发展。公司致力于监测预警技术创新,拥有全系列专利,参与标准编制,服务海外。
    2024-09-24
  • 国信华源地灾监测成功预警,44名群众提前安全转移

    6月13日,国信华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前预警,通过科学部署自动化监测设备,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监测平台发布准确预警信息,技术团队及时响应,协助地方政府撤离受威胁群众,成功避免44人伤亡,表明人防与技防结合可提升防控能力。
    2024-06-21

推荐

换一批
  • 智慧校园山洪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美丽乡村校园建设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有品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乡村校园是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山坡上、小河边,在汛期受持续暴雨影响,河道水位上涨易造成洪水进入校园,学生防洪意识薄弱,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巡查预警靠吼,防汛预警手断落后,容易危及校园师生安全。主动防御山洪泥石流灾害,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2023-11-06
  • 新型小流域入户预警系统

    新型小流域入户预警系统是基于小流域山洪突发特点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研发的新型山洪监测预警系统。针对山洪灾害防御时间短,预警信息传递难度大,基层防汛责任人体系脆弱、公网和市电防洪标准低、设备管护困难等问题,开发的新一代山洪预警系统,全面解决了山洪防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预警信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该系统由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入户报警器、预警信息屏、防汛呼叫器和无线中继站等设备组成。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