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首页 > 国信咨讯 > 资讯详情

专家:洪灾过后防传染病暴发要做到"四要"

发布时间:2021-08-31 阅读量:4392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灾情十分严重,在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灾后疫情传播的隐患。那么在洪水退后,大家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滋生和蔓延? 为此我们采访了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秦主任表示关键是做到“四要”。

一、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灾区现在正值夏季,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所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 一是不要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如被水淹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等;不要吃未洗净的瓜果;不吃过期糕点;不吃馊饭菜,即使经过重新蒸煮也不要吃;尽量不吃凉菜;不吃霉米面。二是加强对集体食堂、食品原料、食品容器的卫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污染,切断污染途径,不要用非食品包装袋和容器装运直接入口食品。加强餐具的消毒,把洗净的食具放在沸水中,煮沸5分钟。也可按1千克冷水加1片或1匙漂白粉精的比例配制消毒水,食具在消毒水中浸泡3分钟即可使用。注意:配制消毒水不能用热水,否则会使漂白粉精中的氯气挥发失效。

二、要加强环境水源消毒
要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灾民安置点设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粪便要及时消毒掩埋。对清淤后的环境要喷洒消毒,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对垃圾要及时处理,可燃物质尽量焚烧,消毒后深埋。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易引起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洪涝灾区搞好饮水卫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喝开水,不喝生水。要保持水具洁净,存水的用具如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水源浑浊时要进行混凝沉淀,使水澄清,不明来源的水最好使用消毒片消毒。

三、要及时消灭灾后“三害”
大雨或是洪水过后,苍蝇、老鼠和蚊虫开始大量繁殖或出动,给疾病的传播带来诸多隐患。一是灭蝇,要清除过水后的垃圾死角,彻底消除苍蝇孳生地;旱厕及时清挖,家庭生活垃圾要注意装袋封存;.成蝇可采取菊酯类药物。二是灭鼠,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如鼠夹、粘鼠板、鼠药等单独或同时布放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进行杀灭,切记千万不要使用剧毒鼠药,由于此时多水,剧毒鼠药更易引起难以估计的后果。灾后清洁环境、堵鼠洞、清除散落的生活垃圾是保证灭鼠效果的关键。三是灭蚊,灭蚊的关键是消除各种积水,疏通沟渠,主要是房前屋后、院落内的盆罐积水要清除,特别是饮料瓶、矿泉水瓶,量多,面广更应引起注意。再生资源收集点是重点单位,可采取菊酯类药物如赛克宁稀释50-80倍喷洒的办法防止蚊幼虫孳生。沟渠积水要及时疏通,对于观赏池内积水可及时补充放养鱼类,采取生物防治的办法控制雨后蚊幼虫的孳生。

四、要警惕各类传染病蔓延
根据以往的洪灾经验,在洪水退去后一星期左右可能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一般洪灾过后最容易暴发的疾病应该是红眼病,其次是肠道类传染性疾病、接触类的传染病和病媒类传染病。红眼病学名叫做“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危害是传播速度非常快,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恐慌。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饮水、饮食传播,比如急性痢疾,其主要症状是腹泻,病人会觉得“总是拉不干净”,出现脓血便等等。痢疾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出现脱水、中毒性休克以及功能性的脏器损害等症状。病媒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苍蝇、蚊子等昆虫的叮咬传播;接触类的传染病则主要通过身体接触肠道病毒或者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传播。要从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对于肠道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不喝生水,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卫生。对于病媒传染病来说,最重要的是情理灾区堆积杂物、排干积水,消除病媒的滋生原地。另外要准备蚊帐、杀虫剂等防蚊设施减少蚊虫的叮咬。预防接触性的传染病首先要勤洗手,其次就是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具。

此外,发洪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多地方都是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和破伤风的高发地带。长时间在水中浸泡,有一定的感染风险。血吸虫尾蚴会在几秒钟内钻进皮肤,使人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鼠和猪是钩端螺旋体病两大主要传染源,被传染后患者会出现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心肌炎、呼吸功能出血等症状。所有涉水时,一定要涂抹防护油膏、戴手套、穿胶靴、扎紧袖口裤腿,避免划伤肢体,并有效管理好被淹的家禽和牲畜。另一种皮肤破损容易导致的疾病是破伤风,特别是伤口如果接触过泥土,那么感染破伤风的可能就会更大。如果在洪水中被杂物划伤,首先要使用干净水充分清洗伤口,消除伤口上可能附着的污物;其次尽量保证伤口干燥,不要再次沾水;再次应该使用碘酒或其他消毒用品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果是大型的、需要缝合的伤口则应该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处理。(解放军302医院戴欣供稿)   来源于:央视网

热门资讯

换一批
  • 山洪灾害小流域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

    北京国信华源公司所研发的山洪监测北斗三公网遥测终端机、简易雨量(报警)器、物联网水位监测(报警)站、入户无线预警广播等监测预警设备具有安装灵活方便、较高性价比、操作简单、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可靠、太阳能供电等特点,设备支持“4G+本地组网”双网络传输,确保预警万无一失。可有效提升小流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2022-07-22
  • 新技术,本地自组网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

    为了解决在高山峡谷环境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信号传输不畅的问题,国信华源针对监测预警应用研发了Mesh自组网技术。Mesh自组网通过高链路预算的扩频调频通信制式与自动寻路多跳传输的通信机制相结合,组成面向防灾预警的近地自组网体系,适用于解决人群集中区的最后一公里报警到户到人。
    2022-01-07
  • 山洪灾害预警设备技术条件行业标准正式颁发实

    2018年1月25日, 水利部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山洪灾害预警设备技术条件》(SL762-2018),并将于2018年4月25日实施。
    2018-01-30

推荐

换一批
  • 工地营棚山洪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受局地强降雨影响,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企业在建工程工棚营地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防范化解洪涝灾害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企业安全平稳发展。国家防总、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中央企业防汛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中央企业防汛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监测预警责任人和配备必要的监测预警设施,防范化解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
    2023-10-31
  •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山洪预警系统由简易水位报警站、简易雨量站、无线预警广播和入户报警器四部分组成。简易水位站、简易雨量站、无线预警广播与入户报警器通过无线连接。设置有有黄色、橙色、红色三个预警级别,当水位(雨量)上升到简易水位(雨量)站传感器设定报警水位(雨量)时会及时产生报警信号,无线预警广播和入户报警器接收信号并进行报警,同时雨量和水位信息也会通过 GPRS/4G 传送到系统平台。
    2021-09-01